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

时间:2025-01-03 01:18:27
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

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

在平凡的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中,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,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,调节自己的心情。那么问题来了,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1

粽子,是在端午节一定要吃的食物。据传,在端午节那一天,我国古代著名诗人屈原投江自杀。人民为了不让江底的鲛鱼啃噬屈原的尸体,纷纷往江中投放粽子。

在家乡,包粽子这个风俗在端午节时尤为盛行,可以说是家家都在吃的食品。它用糯米制成,三角形、长方形都有,中间加入蜜枣,也有加肉馅的,最后用粽叶包起来。

儿时的端午节,在家乡温馨的祖宅里,最难忘的是一家人包粽子,煮粽子,吃粽子。奶奶会教全家人包粽子。她先用水把粽叶洗干净,然后把糯米一勺一勺放进粽叶里铺平,再放入一颗蜜枣,接着放入糯米直到把蜜枣给盖住,最后把粽子裹起来用草或者绳子扎紧。

我们也跟着一起包,小手上、衣服上,还有地上到处都是撒掉的糯米。因为力气不够跟经验不足,包出来的粽子有的像三角形,有的尖尖的,有的扁扁的,还有的都露馅了!我们看着那些包得不好看的粽子笑,奶奶看着我们笑。这包进去的,是我们的笑声,是我们美好的回忆;这包进去的是甜馅,是甜甜的心,也是大人们对我们的关怀和对我们的耐心。

粽子一个个被放进了水里,过了一会,这一个个翠绿色的粽子就漂浮在沸腾的水花里了,老远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,真叫人馋!我们这些小孩子迫不及待的去尝了一口,哇好烫好烫,把舌头都烫坏了,果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!

我的家乡的风俗啊!我们自己包的粽子,凝聚了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……

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2

“十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”,我的家乡在山西忻州,忻州有很多有趣、好玩的风俗习惯。

过春节的时候,我最喜欢的就是——蒸花馍。精致美观的花馍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除了过年,当地的孩子过十二岁生日,结婚办喜事都要蒸花馍,图个吉利。花馍能够捏成各种形状的,十二生肖、各种花鸟等,应有尽有,连工艺复杂的龙凤都能捏出来。一个花馍,简直算得上是一件艺术品。

我过十二岁生日时,奶奶说要送给我一份厚礼。我十分好奇,所以跟着来到厨房。到底要做什么呢?在我一再追问下,奶奶最终说出了这份厚礼——花馍。奶奶在案板上撒了些面粉,拿出发好的面,就在案板上使劲揉搓,不一会儿就揉出了一个大面团。“面团不能太硬,否则蒸出的馒头容易裂开,也不能太软,否则成不了形。”我似懂非懂地在旁边点了点头。揉了好长时间,奶奶将大面团切成几小块,又娴熟地揉搓起来。我询问奶奶要做什么样子的,奶奶想了会儿,说:“做十二生肖!”她拽了一点面在案板上搓,越搓越细,最终在较粗的那一端用剪刀剪开一个小口,在两侧粘上黑豆,一条小蛇便做了出来,栩栩如生。之后,奶奶又揪了稍大一点的面团,捏出上下大小一致的形状,轻轻拉出耳朵,用剪刀在靠上的面部中间剪了一下,在中间的身子部分剪出手脚,再用红豆做眼睛,兔子也做好了。奶奶用蛇缠住兔子,名为“蛇盘兔”,祝我节节高升,我高兴地拍起掌来!

后来,我还听奶奶说,“鱼”指五谷丰登,“龙”指时运亨通,“莲”指喜气迎门……“花馍”,这种民间艺术寄托了人们的美好追求,我们不该让它失传,应当永久保留下来。因为那是老祖宗们留下来的东西,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学习、研究,把它发扬光大!

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3

说起咱家乡的风俗,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。那就拿过春节的风俗来向大家介绍吧!

春节就是每年的第一天,家乡人叫这一天为大年初一。大年初一这一天,有“开门爆竹"一说。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,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,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,而且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。这也是节目的的一种娱乐活动,可以让人们感到愉快,在新的一年里为人们带来吉祥。

春节还有一个习俗,当然就是吃饺子了!为驱邪恶,图吉利,饺子必须要煮得多还得有余,饭后还要在锅里放上几个馒头,这些都意在年年有余。要是饺子煮破了,不可以说“破了”要说“挣了",就是赚了的意思。就餐时,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两碗,意思是希望新的一年里家里人丁兴旺。吃饺子时还有许多乐趣呢!新年里吃的饺子里包有枣子、栗子、钱、花生米等物质。吃饺子时吃到的第一个饺子里包有什么象征物质,新的一年里就会像物质象征的那样。如果吃到红枣,新的一年里就会红红火火勤劳致富;吃到栗子,就意味着新的一年里,身体健康,做事有干劲;吃到花生米,就意味着长命百岁,行大运;吃到钱,那就意味着发大财,日子红红火火……不管谁知道哪一种,大家都会衷心的祝贺。如果是小孩吃到钱,那就代表学业有成,大家都要祝贺他(她)。

春节时还有拜年的习俗,大家互相问好,晚辈向长辈问好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,还有用手机发短信、打电话拜年,给别人送上美好的祝福。

这就是我的家乡的春节风俗。你们的家乡也一定也有许多独特的风俗吧?那就把你们家乡的风俗也结介绍给大家听听吧。

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4

阿拉的年夜饭

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”照阿拉宁波人的老规矩,过年从腊月中旬就开始了呢!老话说得好:“廿三祭灶,廿四掸尘,廿五做豆腐……三十晚上守岁”喜庆的气氛延续到元宵节。最让我们小孩子期待的是大年三十那顿热热闹闹、有滋有味的年夜饭啦!

年夜饭的准备,从大清早就开始了。瞧,各家各户去菜场进行大采购“鲳鱼,透骨新鲜。”“买点年糕,好做烤菜年糕嘞!”“看看咸蟹,看看这红膏……”吆喝声此起彼伏,热闹极了。购置完成后,打道回府。这时,阿拉宁波的厨房恐怕已经忙成一团,准备年夜饭了。

制作年夜饭时,小孩子能参与其中的,大概就是包汤圆了。据传,汤圆起源于宋代。现在,宁波最有名的招牌是缸鸭狗,还流传着“三点四点饿过头,猪油汤圆缸鸭狗”的顺口溜呢!一般来讲,传统的芝麻汤圆需要准备糯米粉团、猪油、黑芝麻馅材料,先把糯米粉团分成数十块,再把猪油馅和芝麻馅搓成小球,手指钻洞,把馅料放进去封口,揉搓成圆,就大功告成了。即便是脸上、手上沾满了白白的粉,我每次对包汤圆这事儿还是乐此不疲,兄弟姐妹聚在一起做一件事,家里充满欢声笑语。看着锅里寓示着“团团圆圆”的汤圆,我也满是自豪感。

瞧,一道道菜琳琅满目:热腾腾的暖锅讨了个新年的好彩头,蕴含着团圆红火的寓意;鲜爽嫩滑的咸菜黄鱼汤让人们不禁咋舌;年糕预示“年年高”,咀嚼着绵软的年糕,就像飞上了天般开心;清蒸鲳鱼、腌咸蟹、蒸鳗鲞干……最后每人一碗汤圆。全家围坐一起吃顿年夜饭,这一年的辛苦烟消云散,未来的一年充满期盼!

在阿拉宁波,春节洋溢着欢声笑语,不知此时的他乡,又是怎样一番热闹景象?

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5

一年结束了,在除夕夜是团圆夜,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的,庆 ……此处隐藏3460个字……着打闹着,就连门口的小狗也跟着这里跑跑,那里藏藏,别提多欢乐了!

院子里的柴火燃烧着,“噼里啪啦”地响,上面支棱起的大铁锅上的蒸笼里早已放上满满的糯米,冒着缕缕青烟,和着“滋滋”的响声。不一会儿,米蒸好了,隔壁的小爷爷赶忙把蒸笼从柴火上移开,当他掀开锅盖时,蒸汽和大米的香味一股脑儿地全部涌了出来,瞬时烟雾缭绕,宛如瑶琳仙境;香气扑鼻,好似蟠桃盛会。

小爷爷把蒸好的糯米倒入石臼中,小陆叔叔则拿出木锤开始捶打,爸爸挽起袖子在一旁帮忙添米,“咣”“咣”……随着一声声的捶打声,石臼中的糯米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从稀松到紧实。

过了一会儿,小陆叔叔捶累了,到一边去歇息,我的小舅便自告奋勇地去捶打,只见他拿起木锤向石臼里的糯米用力砸去,但是由于他捶打得太快,没几下就累得气喘吁吁,败下阵来……

终于糯米被捶成了年糕团,奶奶用菜刀把年糕团切成了年糕条。剩下的年糕放在盆中,我们纷涌而上,拌上黄豆粉和白糖捏成团。这年糕团洁白如雪,柔软如棉,一口咬下去,甜而不腻,爽滑可口,极其美味。

最后,大伙把做完的年糕都打包起来。“你打包这么多?”“对呀!儿子出门在外,他想吃家乡的年糕,我这就给他快递过去!”“女儿下星期就要出国了,我给她带点去。”

年糕,家乡的味道,团圆的味道。我嚼着糯糯的年糕团,想着家乡暖暖的温情。

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12

这年春节,我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家乡与亲人们团聚.因此,在二月十 三日的时候,我们坐汽车回家乡去了。路上,窗外的景色很美,到处一片绿色,当然也有盛开的花朵。我久久陶醉在这窗外的美景中,不知不觉我们就到了。于是,我们一家三口特别想见见乡亲们,因为必定有很多年没有碰面了,所以,大家都想团聚在一起吃顿饭,聊聊天,打打牌…..等等。这些我都不感兴趣,因为这些都全是大人做的事,我是个小孩儿,我当然只想放鞭炮,以及和小朋友们玩耍嬉戏。大家自娱自乐,多有意思呀!

时间过的真快,一眨眼,吃饭的时间来临了,我兴奋到了极点,原因在于我非常饿了。于是把自己变的勤劳起来,使劲帮着爷爷奶奶檫桌子,摆碗,倒饮料,端凳子等一些事情。妈妈看见我今天这样勤劳呢?便大吃一惊。我装着骄傲的样子,心想我就有这么勤劳。于是我们大家做在桌上高举着杯子,祝贺新年的来到。最后等着大家吃饱了饭后,围在电视机跟前收看春节联欢晚会,每当看到一个精彩的节目,我们所有人都使劲拍手鼓掌,嘴里大声喊着:“好!好!”屋子里真热闹啊!一大家人团聚在一起了,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开心。

我偷偷溜出门去,眼看着正在下雨的场景,这外面好安静。草坪上仍然有盛开的花朵,雨水滴在了花瓣上,正在悠然的摇曳着花枝。

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13

家乡是孩童们无忧无虑玩耍的地方,家乡是漂泊在外的游子眷恋的地方,家乡是充满着各种各样风俗的地方……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家乡特有的风俗吧——“三月三”歌圩。

我记得听奶奶说过,“三月三”的来历是这样的:从前有一个叫刘三姐的女子唱歌婉转动听。但是他拒绝了地主娶她为妾的请求,于是地主对他恨之入骨,一次地主派人来杀流三界。刘三姐为了不连累他人,就纵身跳下河,突然,一朵祥云飞到他的脚下,她竟飞到了天上,成了歌仙。为了纪念刘三姐,就在农历三月初三对唱山歌,以此纪念。

我也有幸参加过一次这个活动,场面比我想象的震撼多了,男女同胞们都身着富有特色的民族服装,男同胞们头顶绑着一条黑色头绳,将小伙子们的精神劲展现的淋漓尽致。女同胞们则头戴官帽如扇子一般,五彩斑斓,给人一种娇羞却又不失大方的感觉。男同胞们唱一句声音洪亮,气势强。女同胞们就接一句声音甜美又清脆。我偶然发现其中一位男同胞一直痴痴的望着其中一位女同胞,好像有点中意的样子。女同胞似乎看出了什么,一直脸红,低着头害羞及了同胞们的欢歌载舞。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,快乐的气氛渲染开来。

我觉得“三月三”歌圩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歌舞会,它更是一种精神,一种民族的精神,一种文化的精神,一种传统的精神!

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14

我的家乡是温州,温州的海鲜是有名的。

我们温州过年的十大习俗是:1冬至吃汤圆2晒酱油肉和鳗鲞5捣年糕4祭灶5掸新6贴春联7分岁酒8开门炮9拜年10穿新衣

以上10点是我们温州人在过年时会准备的事情。

在我们的温州的传统节日有:1、正月初一春节2、正月初五路神生日3、正月十五日上元节(元宵节)4、二月初二春龙节又叫龙抬头青龙节5、二月十五花朝节6、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7、三月初三上巳节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8、春分后十五日清明节(现定阳历四月五日)9、四月初八日佛诞日,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。10、五月初五端午节11、夏至节12、六月六晒伏节“六月六,晒红绿。”“姑姑节”“六月六,请姑姑”,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,名叫天贶(赐赠的意思)节,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,叫做翻经节13、七月七日,习称七夕、七月七、乞巧节14、七月十五日中元节,又称鬼节,盂兰盆节。15、七月三十地藏节16、八月十五日中秋节17、九月九日重阳节18、十月初一十月朝,又称祭祖节19、十月十五日下元节20、十一月二十二日冬至21、十二月八日腊八节22、腊月二十三日祭灶节,祀灶日,俗称“过小年”,亦称小年、小年下、小年节

23、腊月的最后一天年除日、除日,除日晚上叫除夕、大年夜、大节夜、大尽等,民间称年三十、大年三十。

以上是我们家乡的节日与习俗。

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15

我的家乡山西忻州过春节的时候,有很多习俗,今日我给大家介绍其中的一项——蒸花馍。花馍表达了人们对完美生活的向往,除了过年,小孩子过十二岁生日,结婚办喜事都要蒸花馍。花馍能够捏成不一样样貌的,十二生肖,各种花鸟,技艺高的连龙凤都能捏出来,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,一个花馍,就是一件艺术品。

我过十二岁生日时,奶奶要送给我一份厚礼,我十分好奇,所以跟着来到厨房,到底要做什么呢?我一再追问下,奶奶最终说出了这份厚礼——花馍。奶奶在案板上撒了些面粉,拿出发好的面,就在案板上使劲揉搓,不一会儿就揉出了一个大面团。奶奶还说面团不能太硬,否则蒸出的馒头容易裂开,也不能太软,否则成不了形,我似懂非懂地在旁边点了点头。揉了好长时间,奶奶将大面团切成几小块,又开始揉起来,我询问奶奶要做什么样貌的,奶奶想了会儿说要做十二生肖。奶奶拽了一点面在案板上搓,越搓越细,最终在较粗的那一端用剪刀剪开一个小口,在两侧粘上黑豆,一条小蛇便做了出来。之后,奶奶又揪了稍大一点的面团,捏出上下大小一致的形状,轻轻拉出耳朵,用剪刀在靠上的面部中间剪了一下,在中间的身子部分剪出手脚,再用红豆做眼睛,兔子也做好了,奶奶用蛇缠住兔子,名为“蛇盘兔”,祝我节节高升,我高兴地拍起掌来!

之后我了解到,“鱼”指五谷丰登、“龙”指时运亨通、“莲”指喜气迎门。“花馍”这种艺术我们不应当让它失传,应当永久保留下来,因为那是老祖宗们留下来的东西,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学习,去研究,去把它发扬光大!

《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